Urodynamics for Clinically Suspected Obstruction After Anti-Incontinence Surgery in Women
(From J Urology 2013;190:598-602)
尿路動力學檢查在女性尿失禁術後臨床上疑似尿路阻塞的應用
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約影響16%的女性,其好發率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尿失禁手術是藉由增加尿道outlet resistance來達到治療SUI因腹壓上升而造成漏尿的問題。而尿路阻塞(outlet obstruction)則是尿失禁手術後可能造成的後遺症之一,其發生率約2.5%到24%不等,且不同的手術方式所造成的尿路阻塞機率也不同,如MMK約5-20%、Burch約4-22%、pubovaginal sling約4-10%、needle suspension約5-7%、midurethral sling約2-4%。而因尿失禁術後導致outlet obstruction須接受治療的機率為0-6.2%。
術前尿路動力學檢查,對評估緩解尿失禁術後所造成尿路阻塞相關症狀之價值,至今仍不明確。本篇研究的目的便是要找出UDS在女性接受尿失禁術後,臨床上疑似發生尿路阻塞而需再次手術的應用與角色。
研究中收錄71位尿失禁術後,因臨床上有尿路阻塞的情形而需再次接受手術的女性,並依再次手術前UDS的情形,加以分組研究,共分為三組:diagnostic UDS(即被確診為outlet obstruction)、nondiagnostic UDS(outlet obstruction雖未被確診但也無法排除)、未接受UDS。另外,也依所表現的症狀分兩組研究:以voiding symptom表現且因urine retention或PVR增加而需自我導尿、以storage symptom為主要表現症狀。
研究結果發現: (1)71位患者中,有54位接受UDS檢查; (2)在接受UDS檢查的54位女性中,87%被診斷為obstruction,另外13%則為nondiagnostic; (3)在沒接受UDS檢查組,比起UDS為obstruction或nondiagnostic組,有顯著發生complete urine retention的情形,且此組患者從尿失禁術後至因發生症狀而就醫治療的間隔時間也較短; (4)在53位有increased PVR或urine retention的患者中,60.3%經UDS診斷有obstruction,7.5%為nondiagnostic; (5)在有storage symptom的患者中,術前UDS沒有DO者,其術後症狀的改善會比有DO者來的顯著; (6)有diagnostic UDS(obstruction)的患者,比起nondiagnostic或未接受UDS者,其storage symptom有明顯偏多的情形。
雖然UDS在因尿失禁術後造成解尿困難,需接受再次手術之術前角色仍存在許多爭議,這篇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 (1)在患者接受尿失禁手術後,若obstruction是以voiding symptoms或urine retention 等臨床症狀來表現,UDS確實無法有效預測再次手術解決obstruction的預後; (2)若是術後的obstruction是以storage symptoms來表現,那在進行再次手術解決obstruction的術前,UDS便有其角色存在,例如,UDS沒有DO者,其接受再次手術的預後及症狀改善程度,會比有DO者來的顯著。結論是,當尿失禁術後,患者產生storage symptoms或原有的storage symptoms惡化,建議在接受再次手術前,需進行UDS檢查,因為UDS除了可確定有無obstruction外,對手術的預後也有提供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