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禁尿的機制可大略區分為兩個部分:外在的解剖支撐系統與內括約肌機制。Intrinsic sphincter deficiency(ISD)的定義為在腹壓增加時,尿道內括約肌無法收縮且無法產生足夠的阻力,而導致應力性尿失禁的產生。ISD的產生原因可大略區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前者如esispadius meningomyelocele、sphincter weakness等;而後天的因素則包含了trauma、radiation、extensive pelvic scarring、pelvic surgery、sacral cord lesion等。在女性,ISD最常見的成因包含了多次尿失禁手術、先前接受過骨盆腔手術、生殖泌尿道萎縮等。
在過去的時代,對ISD的定義、診斷與治療一直有所爭議。一直到1980年代,videofluorourodynamics被認為是診斷ISD亦即type III SUI的gold standard。通常ISD患者有scarred fixed urethra且尿道壓偏低、漏尿情形嚴重。在1993年,McGuire以videofluorourodynamics來診斷ISD,他發現75%ISD患者Valsalva leak point pressure (VLPP) <60cmH2O,且認為此為診斷ISD最簡單的方法,而此診斷方法至今也廣為使用。
研究中收集了82位因脫垂而預接受手術之患者,將其leak point pressure(LPP)與pressure/flow data作比較。其結果發現SUI之患者有較高的尿流速。若以LPP100及60去做分類比較,voiding detrusor pressure與uroflow間並無明顯的差異,亦即LPP與uroflow或任何pressure/flow parameter間並無任何明顯的關聯性。結論是uroflow並無法取代現今廣泛使用的LPP來預測ISD。